【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杨杰博士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Cell子刊,影响因子22.804)在线发表了题为“Artificial Transmembrane Ion Transporters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s”的综述文章(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1.10.028)。杨杰为论文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杨杰、清华大学研究员喻国灿、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 Sessler教授、韩国延世大学Injae Shin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Philip A. Gale教授、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01134)及南京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的资助。


离子借助蛋白通道进行跨膜迁移,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正常是维持生命过程的基础,若该传输过程受阻,或由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产生结构缺陷,都会引起一系列生理问题,医学上称之为“通道病”。与传统意义上工作量繁杂的缺陷蛋白修饰改性方法相比,直接合成具有离子传输功能的仿生离子通道/载体日益成为一种热门的新型抗癌治疗方法。基于此,研究系统总结了近五年人工合成离子通道/载体的最新进展,重点聚焦在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三种常见离子通道/载体的构筑策略及离子转运机理的阐述,探讨了人工合成离子通道/载体介导的离子,通过破坏癌细胞内离子稳态或调控癌细胞酸碱环境进行跨膜转运,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扰乱细胞自噬的新机制,分析并展望了其作为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存在的挑战及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