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新闻中心讯】为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落到实处,探索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合作”模式新思路,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体系建设,6月16日下午,我校组织学工人员赴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现场培训和交流活动。各学院、淮安校区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相关领导,心理中心全体教师及兼职咨询师代表,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医务处主任谭俊华,以及医学心理科、心境障碍科、早期干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张宁代表医院欢迎我校学工人员的到访,他表示医院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共建,希望与南林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提出建议。谭俊华介绍了脑科医院的历史沿革以及医疗、康复、预防、教学、科研等情况,并对特设早期干预科、失眠专科、抑郁症专科等科室进行了详细介绍。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董博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等,并就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干预、送医诊疗流程等学生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脑科医院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我校学工人员深入脑科医院门诊、早期干预病房及重症病房进行现场培训。座谈会上,老师们了解了医院的三级评估,即“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在对病人信息详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诊断,结合临床做出病情缓解、好转、痊愈的效果评估。座谈会帮助老师们区分了医疗中的临床治愈与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复学标准之间的不同,重点强调了大学生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主要心理问题,在严重程度、行为表现、症状周期、服药情况等方面也进行了特别说明,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秉持“不歧视、不抛弃”的原则进行心理辅导,并注意心理普测的适度性,避免“标签化”。

本次实地教学让参与人员更加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时性,要根据学生现实状态及时准确研判,对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医学心理科副主任柳娜表示非常期待与我校创新共建大学生心理防护的“筛查-识别-评估-转介”模式,加强合作,互通有无,为“医校合作”做出优秀范本。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探索开展“校医合作”模式新思路,是切实促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的体现。我校将继续加强与脑科医院深入合作,资源互补,共同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