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新闻中心讯】11月9日,由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年度大会在淮安举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会长张红军,我校校长勇强、副校长张晓琴等出席开幕式。省内外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张晓琴主持。

勇强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学校新闻传播学科立足办学特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举措。他表示,学校始终秉持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林科优势,积极推动新闻传播学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着力讲好林业故事,努力构建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同频共振、学术研究与发展实践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张新科代表江苏省社科联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从新闻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途径的变化方式、新闻传播专业的生态创新三个维度分享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新闻业态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倡导学者们要走进社会、田间地头,充分挖掘一线材料去做在地研究。
张红军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传播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深刻重塑全球传播形态与舆论生态,区域传播生态呈现显著差异化发展特征。业界同行需要加强交流、互鉴和变革,以“交流”打破学科壁垒与区域界限、以“互鉴”促进学界与业界协同、以“变革”锚定核心目标。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唐绪军,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葛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副会长、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相雨分别就《拥抱先进科技 坚守真实底线》《当地方国际传播遇上区域国别国际传播》《从“苏超”融合传播看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路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多源异构问题》《地方何以国际:当前中国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政策张力》《贯彻国际传播“一国一策”理念的三个层面》《生态文明传播的范式更迭、价值变革与研究趋向》进行了主题分享。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签约仪式和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张新科、勇强、赵宜江等共同为联盟揭牌。

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成立揭牌
本次大会以“交流·互鉴·变革:国家传播能力现代化与区域传播生态创新”为主题,共设“解码‘苏超’——区域传播的创新样本”“国家传播战略与区域传播体系的协同机制创新”“数智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与未来途径”等6个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