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新闻中心讯】春来东风劲,奋进正当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对两会胜利召开热切关注。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时提出要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谆谆嘱托饱含深情、殷殷期许催人奋进,全校上下纷纷表示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推动学校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以勇挑大梁的主动担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书记赵茂程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挑大梁、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殷殷嘱托,是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也为我们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指出,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建设“党建+”服务战略联盟,开拓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融双高”新路径,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校长勇强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为我们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互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路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坐标。作为林业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我校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三位一体”创新生态构建,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碳中和等战略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科技创新高地;实施学科动态优化工程,建立“需求导向—学科交叉—成果转化”的螺旋上升机制,重点培育前沿技术学科群;推进有组织科研范式革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南林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董博表示,时隔一年,总书记又一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落实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感使命在肩,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和统一战线强信心、暖民心、聚人心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着力提升思政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化支撑力、阵地管控力和参政议政能力,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厚植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汇聚起推进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崭新篇章。
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姜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讲话振奋人心,我深感江苏在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勇挑大梁的责任与使命。作为经济大省和生态大省,江苏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林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不仅关乎生态保护,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始终致力于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与林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近年来,我们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新设了智慧林业、经济林和生态修复学等前沿专业,为江苏乃至全国林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强表示,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林经济领域的研究者,我深感振奋和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要求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要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涉农高校科研人员,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牛庆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新征程做好江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信心满怀地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建好培根铸魂“大思政课”,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深化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融入各门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柳任飞表示,今年两会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这为我们林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林业高校的辅导员,要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学校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落在具体的育人工作中,把“生态文明思想”传递给青年学生,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青年学生的内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青年林业人自信的坚守,在生态文明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绽放青春华章。
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廖吉丽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聚焦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和绿色发展等议题,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作为研究生,我们既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以实际行动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