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新闻中心讯】11月13日下午,我校2025年第十四期辅导员沙龙在文科楼C2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以“研本携手·双向赋能——构建学术与成长共同体”为主题,交流和探讨如何更好地打破研本学生之间的壁垒,为彼此成长与发展注入动能,促进学风建设和育人质量提升。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兴春、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苏浩及各学院辅导员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期沙龙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倩主持。

活动伊始,李倩简要阐述了学院本次选题的内涵和目的,从如何让研究生的学习经验成为助力本科生成长成才的阶梯、如何让本科生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思维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如何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学相长的育人生态这三个问题出发,期待大家分享鲜活案例与做法经验,通过探讨与分析,为研本携手共进、双向赋能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本次沙龙邀请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杨涵宇、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瞿娟和生态与环境学院辅导员马汤鸣作分享发言。杨涵宇从研本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出发,认为研本携手需要从学术引领和成长互助两方面入手,通过科研学术沙龙、党团支部结对等多种方式构建“学术—成长”共生体。瞿娟结合具体工作案例,分析了构建研本学生双向赋能育人模式的可行性,指出其关键在于如何凝聚学院、各系室导师、学生会、研会以及辅导员等多方力量的育人合力。马汤鸣指出应发挥研究生学业生涯“先行人”“过来人”“引路人”作用,精准对接本科生不同阶段的需求,通过朋辈帮扶疏导学业压力,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双方共赢。自由交流环节,与会老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研本互助”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创新做法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活动最后,张兴春充分肯定了本次辅导员沙龙的选题,认为本次沙龙是研本一体化管理的先进性尝试,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精准把握研究生与本科生工作群体的特质,针对不同群体学生要采取更具针对性、高效性的管理模式,要强化思想引领,并着力搭建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发展平台。二是辅导员自身要定期梳理和总结工作,将基层一线的宝贵经验在理论层面进一步升华,构建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体系与管理机制。三是要以本次沙龙为起点,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深入思考工作方式方法,挖掘并发挥本科生群体性优势以及研究生学术性优势,为“研本互助”提供坚实支撑与创新动力。

本次沙龙活动为研本携手搭建了交流桥梁,研本互助须从理念进一步落地为实际行动,助力研本学子在学术与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共进、收获硕果,从而为营造优良学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